
口腔執(zhí)業(yè)助理醫(yī)師考試資料可能涉及到的知識點,醫(yī)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相關知識點,供考生參考。
口腔頜面外科口腔檢查:
1)口腔前庭檢查
依次檢查唇、頰、牙齦粘膜、唇頰溝以及唇頰系帶情況。注患有無顏色異常、瘺管、潰瘍或新生物,腮腺導管乳頭有無異常(紅腫、溢膿等),例如:重金屬中毒者牙齦邊緣可有色素沉著(鉛、汞中毒時出現藍黑色線狀色素);慢性骨髓炎或根尖炎癥可見瘺管;潰瘍性齦炎可致齦乳頭消失;化膿性腮腺炎可有腮腺導管口紅腫、溢膿。
2)牙齒及咬合檢查
檢查時常需結合探診和叩診以檢查牙體硬組織、牙周和根尖周等情況,如有無齲壞、缺損、探痛、叩痛及牙齒松動等。
檢查咬合關系時,應區(qū)別正常(牙合)及錯(牙合),以確定其有無骨折、頜骨畸形、頜骨腫瘤和顳下頜關節(jié)病等病變。
檢查張口度情況,以確定其是否張口受限,并分析影響張口運動的因素。張口受限常表示咀嚼肌群(升頜肌)或顳頜關節(jié)受累,也可因骨折移位阻擋(如顴弓骨折移位阻擋下頜喙突運動)或瘢痕攣縮等原因所致。檢查張口度時以上下中切牙的切緣間之距離為標準,正常人的張口度大小約相當于自身的示、中、無名三指合攏時三指末節(jié)的寬度。
3)固有口腔及口咽檢查
依次檢查舌、腭、口咽、口底等部位的顏色、質地、形態(tài)和大小。注意有無潰瘍、新生物和缺損畸形。注意觀察舌質和舌苔變化。舌、軟腭、腭垂(懸雍垂)、舌腭弓、咽腭弓的運動更具臨床意義;必要時還應檢查舌的味覺功能,咽側壁、咽后壁以及腭咽閉合情況是否異常。檢查口底時應注意舌系帶和下頜下腺導管開口等情況。
對唇、頰、舌、口底、頜下區(qū)的病變,可行雙手口內外合診進行檢查,以便準確地了解病變的范圍和性質。雙合診可用一手的拇、示指,或雙手置于病變部位的上下或兩側進行。前者適用于唇、舌部的檢查,后者則在口底、頜下檢查時常用。雙合診應按“由后往前走”的順序進行。
- · 下牙槽神經阻滯適用于哪些牙齒?
- · 2025年口腔助理醫(yī)師考試中哪些科目是重點?
- · 2025年口腔助理醫(yī)師備考有哪些重點?
- · 2023年口腔助理醫(yī)師考試,技能想要過60分,就該這樣學!
- · 8月16日|口腔助理醫(yī)師資格考試每日一練做題啦!
- · 2022年口腔助理醫(yī)師筆試「考前沖刺」精編81-85題(附解析)
- · 2022年口腔助理醫(yī)師筆試「考前沖刺」精編1-5題(附解析)
- · 2022年口腔助理醫(yī)師《口腔頜面外科1》考前沖刺刷題36-40題
- · 2022年口腔助理醫(yī)師《口腔頜面外科1》考前沖刺刷題31-35題
- · 2022年口腔助理醫(yī)師《口腔頜面外科1》考前沖刺刷題21-25題